跳到主要內容

L的弟弟

L是我之前任職某雜誌時的特約譯者,失連了半年,後來我才從其他同事那裡得知,他在美國的弟弟罹患癌症去世,最近他可能不在國內。  

這個消息令我非常驚訝,回想起去年冬天,我邀請L來參加教會聚會,L雖然不是基督徒,但是他對基督教並不陌生,原來L的弟弟是虔誠的基督徒,弟弟平時非常熱心地向家人傳福音。但L告訴我,他常與弟弟辯論有關信仰問題,雖然L以前也曾參加教會聚會,參加過教會的查經班,而且是在基督教大學取得碩士學位,但是他對基督徒的印象不是很好(這是他以前參加教會團契時的經驗),而且理性掛帥的他對聖經也存著太多的疑問,他最不能信服的就是聖經中對女性的貶抑。  


前天L連上msn與我聯絡,他說有些事想找我談,所以我們就相約一起吃中飯。  


L想找我談什麼呢?」我心裡想。  


L的弟弟完成碩士學程後在美國擔任工程師。從弟弟發現身上有癌細胞到他離開人世只有短短三個禮拜。  


「你聖經從頭到尾讀過一遍了嗎?」L在回台北之後的這幾個月,努力平復悲傷的情緒,他利用時間把聖經從頭到尾看了一遍,他心中有許多疑問想要問我。  


「你對聖經中的每句話都信服嗎?」能把厚厚一本聖經從頭到尾讀完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,也許是想藉由難懂的字句轉移悲傷的情緒,也或許是想從聖經中找到讓弟弟一生信仰堅定的秘密,L一字一句地推敲聖經裡面的經文。  


我儘可能客觀地與他分享我個人對聖經的看法。基本上,我們的歧見並不多,因為我們都相信有一位掌管宇宙萬有的上帝,L只是疑惑為什麼聖經中有那麼多不能理解的道理,而某些基督徒又那麼沒有見證。  


「我還以為妳會問我更麻煩的問題。」我說。


「你還有什麼比這些更辛辣的問題嗎?你可以說來聽聽。」L說。  


「我以為你會問我有關生死的問題,」我說:「我以為妳會問我,上帝為何要奪走弟弟年輕的生命。」其實這個問題,也是我至今仍難以跨越的問題。我回想起我的小學同學阿國,國中的時候我帶他到教會,把基督信仰介紹給他,後來他不但成為虔誠的基督徒,而且大專畢業後他就去讀神學院立志成為全職傳道人。他是如此善良、熱忱,但就在他即將畢業的前一年,罹患了淋巴癌,兩年後他就去世了


「我至今都不明白,上帝為何要奪走他年輕的生命。


「他在最後的那兩年裡,痛苦嗎?」L問。


「很難講,我想,肉體絕對是痛苦的,每次化療都上吐下瀉,頭髮都掉光了,但是我看他的神情因充滿信心而喜樂,時常唱詩歌讚美神。我想,基督信仰在這時候給他最大的幫助,讓他能夠在這樣的景況之下得到平安。但他肉體所受的折磨,看在我們親友眼裡總是不捨。」我說,我心中總是有個疑問:「上帝為什麼要讓這麼愛主的弟兄受這種痛苦?」


「其實我一點都不可憐我弟弟,」L說:「我弟弟走的很快,第一次化療還沒作完,有一天晚上出去與朋友聚餐後回家突然大量吐血,沒有幾分鐘就走了,幾乎沒有什麼痛苦,換個角度看,他是最幸運的了。基本上,我認為活著才是要承受苦難,弟弟走後,我就是家中唯一的孩子,在美國處理弟弟後事的那段時間裡,我必須扶持傷心欲絕的高齡父母,照顧身懷六甲幾乎喪失意識的弟媳,所有最不想去面對的事,都必須硬著頭皮去面對包括代表家屬處理弟弟的遺體,甚至按下火葬廠的按鈕。我只可憐活著的人,包括我的老母親還有他的妻子,誰來照顧他們呢?我比較可憐好不好。他是一點都不痛苦的,而且我相信他現在已經在天堂躺在天父懷裡。況且,如果論痛苦,誰能與耶穌被釘十字架所受的痛苦相比呢?」


弟弟去世沒多久,小姪女就出生了,L看著手機上小姪女可愛的相片,L說他這段時間的心情非常複雜。

「雖然我還沒有受洗,我心中還有一些障礙,但我會嘗試去追求你所謂的把焦點放在上帝身上,而不要老在基督徒個人言行上打轉,如果可能,我希望能去體驗真正『與神的關係』,我想這才是弟弟能得到永恒生命的秘密。」L說:「如果你有教會聚會或活動消息請儘量告訴我,我一定會撥空參加。」


弟弟短暫的生命,不但讓L重新思考以前經常與弟弟辯論到臉紅耳赤的基督信仰。L的母親目前正積極地上慕道班,一心只想儘快受洗。因為弟弟在臨終的時候告訴他們:「唯有受洗成為基督徒,他們將來才有可能在天上再相聚。」  

後記:L已於2019年在南港某教會受洗,正式成為基督徒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我願意-黃國倫的音樂世界

「我願意為你  願意為你  我願意為你忘記我姓名  就算多一秒停留在你懷裡  失去世界也不可惜。」 這是黃國倫為香港「金曲歌后」王菲(王靖雯)所寫的曲子。這首歌推出後,不但登上排行榜冠軍,也是唱片公司銷售業績最好的一張唱片。這首歌也成為黃國倫在流行音樂創作生涯的轉捩點。尤其特別的是,他是用禱告的方式來完成這首歌。 他是如何用禱告來寫歌呢? 他常説:「流行音樂有很強的意識形態,總是叫人遠離上帝。一個基督徒從事流行音樂工作,是很苦悶的⋯⋯。」這幾年來,他是如何面對信仰與工作中所存在的矛盾,他又是如何解開這樣的心結? 讓我們來聽聽,他的故事。 一、童年 我是個幸運兒,成長過程一直都很順利,而且是家裡的寵兒。 事實上,我沒什麼童年,學校成績雖然一直都很好,但回憶並不精彩,沒有漫畫書,沒有彈珠。我只記得每天都在唸書,唸到睡著再起來唸,唸得很辛苦。 國中時期,在明星學校裡是最好班級的前三名,但我並不快樂。我開始讀一些哲學的書,老實說,我並不懂那裡面的大道理,我只是想尋找一些東西,填補內在的虛空。 二、明星 考上建中後,我開始迷存在主義,讀沙特、卡膠、對這個虛無的世界越來越不認同。早熟的我不知道生命的意義是什麼。我不唸書,開始學彈吉他。學了兩個禮拜後就成為吉他社社長。我唱歌、寫詩、畫畫,抒發我的情感,我發現在這些方面,我還滿有天份的。 大専聯考,父母不讓我去考美術系或音樂系,我只好讀理科。考上交大後,讀的是工業管理,我一點興趣都沒有,當然更不用功,開始玩美術,後來當上美術社社長。 平時我就穿著一身黑衣,戴墨鏡、背一支黑吉他,出入各西餐廳駐唱。喜歌聽我唱歌的人,都要付五、六十元才能聽我唱歌。我常開演唱會,到各大學巡迴演唱。演話劇,畫圖開個展,又唱歌,又寫詩,常是校園裡最閃亮的一顆星。大一就有三個社團要找我當社長,我很不屑。 有一次,同學到我寢室來,向我傳福音。他拿一把吉他,自彈自唱。我毫不客氣地跟他說:「你和弦全部彈錯,拿來,我彈給你看。」 我非常驕傲,套句同學的話,我很「欠扁」,但我從來不在乎他們的想法。 雖然我老是站在人前當領袖,但每次舞台散去後,剩下的就是寂寞,掌聲沒有辦法滿足我。事實上我很憂鬱,沒什麼喜樂可言,對世界沒有信心。將來要幹嘛,未來會如何,我從來都不...

天父都預備

今年聖誕季,教會(牧區)鼓勵我們以小區為單位舉辦福音活動。(其實我們小區過去每年聖誕季都會舉辦相關的活動,去年因為受疫情影響,所以停辦一次。)接到教會的「提議」,我其實很猶豫。一方面擔心疫情,另一方面,小組近兩年沒有實體聚會,之前收的奉獻基金所剩無幾。   再者,靈糧山莊目前正在裝修,全館封閉。教會只剩下宣教大樓及愛鄰樓,各單位都在辦活動搶場地,輪不到我們小組。最重要的是,所有的梗(節目點子、見證)都用完了。沒有錢、沒有資源、沒有人、沒有場地,沒有梗,什麼都沒有,要怎麼辦活動?     但又想到,每年就只有這個月是最容易邀請親友,向家人傳福音,雖然什麼都沒有,但我願意。我向主禱告,求主開路,我向主說,如果是主的旨意,求主顯明印證,求主讓我們找到適合的場地。   ## 第一個難題是:場地。 按照過去的經驗(註1),今年我們小區再怎麼縮減,至少也會有30人以上的規模(註2),要到哪裡去找可以遮風避雨,可容納30人包場,可以讓大家吃飽喝足,又可以讓我們又唱又跳的場地?  (最重要的是,場地費不能太貴。) 就在我向主禱告後,我突然想到山莊五餅二魚外面的走廊,地方夠大,遮風雖不足,但至少可避雨(疫情期間通風良好也是不錯的優點)。有了這個想法,我先到山莊實地勘察,先確認山莊會堂施工並不會影響到一樓進出。再查看走廊的燈光,牆壁上的插座,確認電源不成問題,五餅二魚內有廁所,也許可以借用,人行道上也有兩座臨時廁所。我以為這應該就是上帝給我的答案。於是我就把想借山莊走廊辦活動的想法告訴楊牧師。   楊牧師隔天就幫我們詢問山莊住戶管委會。得到的卻是令人失望的答覆:「因為之前外借的經驗不好(活動會用音箱擴音,吵到住戶),所以規定已改:不外借。」   根據楊牧師轉述,就在他與管委會討論的時候,總幹事「路過」在一旁聽到他們的討論,她主動提議:「靈糧幼稚園目前空著,你們要不要借用那裡?」       在這之前,沒有人知道原來靈糧幼稚園是可以借用的,上帝借由這位天使來指引我們方向,讓我們借到更「暖和」安全的場地,解決了我們第一個難題。   ## 接下來的難題:梗在哪裡?錢在哪裡? 借場地的奇妙經驗,讓我明確了解上帝的心意。但接下來,還有許多難題。我最擔心的是:我們活動要傳遞什麼實在有料的內容...

永恒的烙印---黃立德的故事

一聲巨響!火團像巨龍的魔爪般在四、五層樓高的廠房內迅速竄升--- 黃立德就站在最靠近起火點的位置,爆炸的威力把他震倒在地,隨即昏迷了過去。廠房裡五十公尺內一片火海。 ◼︎工廠 永恆機電是黃立德的父親黃再益白手起家一手建立起來的事業。就在黃立德考進高工的那一年,他父親的事業進入了最低潮,工廠負債七百多萬,家中沒錢買米,也沒有電。高三那年,家裡的負債劇增至三千多萬,工廠員工從一百多名驟減至剩下兩名。黃立德跟著父親到處向人借錢,半夜起床常常看到父親坐在客廳黑暗角落,獨自嘆息。但作子女的又能幫得上什麼忙呢? 「上帝呀,求你幫助我們吧。」他常常向從小就認識的耶穌基督祈求--- 求上帝幫助他們家度過難關。 服兵役的兩年裡他常藉職務之便回家幫忙,姊姊、妹妹也陸續從學校畢業加入奮鬥的行列。那一兩年家裡的經濟開始有了起色。 在全家胼手胝足地努力下,民國六十八年買下了三芝這塊土地建立了三芝工廠。好不容易熬過了艱苦的十二年,民國七十三年,黃家終於還清了所有的債務。永恆公司的業務也漸漸起飛。 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二十日下午,黃立德在永恆電機工廠指揮產品試俥。這一天為了試製軍方委製的戰車履帶,工廠的機台經過改裝,沒想到試俥沒多久,因為技師的疏忽,焊接的油管承受不了加倍的壓力爆裂開來,油洩出灑在高溫油爐上引發爆炸,黃立德首當其衝。 ■急救 黃立德回憶起當時的情形仍心有餘悸,他說:「昏迷了數秒後我被身上的火燙醒。看看身上的衣服還在燃燒,再看看自己的手、腳都還能動,我拚命地在地上爬滾,努力地往廠房外逃命。」黃立德相信這條命是上帝救回來的,當時他心裡充滿感恩。後來當他好不容易爬到廠外空地,他才發現自己全身流著血,手背的表皮像蠟紙一般地翹起,頭髮因燒焦而捲曲,腳上的表皮也因為爬滾全部磨破。 看到捲曲在一旁哭嚎呻吟的員工,他發現情況嚴重,立刻跑到五十公尺外的辦公室尋找救援。 「因為是下班時間,交通壅塞,那天從三芝到竹圍馬偕醫院花了五十多分鐘的路程。寒冬晚上五點,天色昏暗,醫院門口停滿計程車,一群血肉模糊的人必須忍著痛,走進急診室。我讓員工、包商先行急救並安排轉院後,自己才接受急救。」黃立德接著回憶說:「這時我的傷口早已劇烈疼痛,全身血肉模糊,痛苦難當,我不知道自己原來是七個人當中傷得最嚴重的一個。」當時他全身百分之五十四,三級嚴重燒傷,醫生完成急救處理後只說了一句話:「他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