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17的文章

羅姆人事工——匈牙利福音戰隊

早晨六點,天才剛亮,起床號就已響起,福音隊的成員要趕快盥洗,吃完早餐,搭車前往他們的目的地——Pálmajor(音:波馬悠Pálmajor ),準備展開一天的工作。 車子行駛在凹凸不平的泥土路上,時差還沒有完全調整過來的郭映君坐在搖搖晃晃的車廂內,車程需要兩個小時才能到達Pálmajo。昨天,他們才經過27小時漫長的飛行,從台北經香港轉機飛杜拜,再轉往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。從機場到Pecs市搭巴士還需要2.5小時。第一次參加福音隊的郭映君回憶說:「這好像一趟探險的行程,一路上困難重重,譬如班機延誤等突發狀況,多次差點趕不上連接的班機。但上帝總是眷顧我們。雖然緊張,但都能化險為夷,讓我們最後還是安全的抵達。」 被遺忘的村落 Pálmajor是匈牙利紹莫吉州所轄的一個小村,總面積6.24平方公里。整個村子就是一條大約兩公里的街道,街道兩旁約有八十幾間房子,僅有三百多位居民。以前這裡是匈牙利人居住的區域,產業沒落後,匈牙利人紛紛搬離,羅姆人(Roma,Boyash的吉普賽人)(註)就佔據了這些荒廢的房屋及土地。 福音隊一到Pálmajor,先讓建築小組下車,他們這五天有個重要的任務,就是把一間廢棄的酒吧整修成為一間教會。 「我們有可能在五天之內(每天只能工作七小時)把這裡修好嗎?」建築小組的組長楊昌恩傳道來自青年牧區,他回憶第一眼看到酒吧時的感受,他說:「雖然出發前有看過照片,但我們實際到工地時,有一點傻眼,看到牆上斑剝的彩繪、天花板還有破洞,地上還堆放著許多雜物,我們要做的事情,超乎我們原先所計劃內容。」 建築小組成員共有十人,一半是由大學生(青年牧區)、另一半是由社青、國際牧區所組成的(另有一位成員從美國直接飛過來)。其中真正接觸過建築工程的,除了一位目前任職藝術工程相關行業的曾學仁之外,楊昌恩的父親楊全富早年在軍中的職務屬於工兵相關兵種,成為全隊的最佳顧問,但他們都不能算是工程專業人士。 雖然沒有專業的工程人員,但他們出發前都作足了功課,除了蒐集研究網路教學影片,出發前有兩次聚集,除了小組討論,還有模擬演練。「我們第一件要做的事,就是徒手刮除牆面上的彩繪。但當時施工所需要的口罩、護目鏡,現場都沒有,刮除牆壁的碎屑經常噴到組員的眼睛裡,我們必須馬上到外面用瓶裝水洗眼睛⋯⋯。」楊昌恩很樂觀地說:「雖然外在環境看起來很艱難,但我們都

恩典的傳承 世代蒙福

從外曾祖父葉學禮相信耶穌開始,葉家已經傳承了六代、約八百多人,絕大多數都已受洗,當中至少有五百位以上都是基督徒。雖然親人分散在海內外不同的地方,但是許多人都不約而同地,在家譜內數算上帝在他們家族中成就的神蹟與帶領。 見證分享│薛立敏(焜梁牧區) 採訪撰文│游  文(特約編輯) 2010 年一月,薛立敏姊妹陪著她高齡九十歲的母親薛媽媽(薛葉寶珍姊妹)回鄉掃墓。看到葉家五、六十位海內外親人齊聚在福建漳浦青果林,數算上帝在家族中六代親人身上彰顯的恩典與帶領,薛立敏心中充滿感恩。 從大學教職退休的薛立敏姊妹,是家族裏的第四代基督徒,第五代的女兒也是真理堂會友。目前全家都在真理堂穩定聚會。在幾年前,有感於母親年事已高,加上家族耆老逐漸凋零,發起了編修家譜的大工程。經過一年多的聯繫與奔走,她終於完成《福建漳浦青果林 — 葉學禮先生家譜》。在整個過程中,她清楚看見到上帝在她們家族中的祝福。薛立敏說:「從十九世紀中,外曾祖父葉學禮相信耶穌開始,葉家已經傳承了六代,約八百一十九人。雖然中國在這個時期經歷多次戰爭,家國分裂,親人分散在海內外不同的地方,曾經有數十年無法互相聯繫;但是,各地親人絕大多數都秉持著從外曾祖父傳承下來的虔誠信仰,大家都不約而同地,在家譜內數算上帝在我們家族中成就的許多神蹟與帶領。」 蒙福的源頭   薛媽媽的祖父葉學禮先生, 19 世紀中葉出生於漳浦青果林。滿清時期,漳浦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地區之一。宣教士來到廈門,將福音傳到漳浦,葉學禮先生是家族中第一位受洗的基督徒,自此福音臨到薛媽媽的家族。雖然家住在漳浦鄉下,家境貧困,但是葉先生堅持讓九個兒女都接受教育。 薛媽媽的父親葉嘉俊在英國人開設的醫院習醫,學成後,取得當時的政府行醫執照,曾任同安縣救世醫院院長,後來回到漳浦開設見安診所,秉持基督的愛,傳道人和貧民看病,都不收醫療費。 薛媽媽有兩個兄弟,五個姊妹,同樣都受到良好的教育。大哥和三哥分別是廈門大學和福建醫學院的學生。大姊是師範學校畢業,二姊和五妹是助產士,小妹則唸到協和大學,薛媽媽本人和四妹也受過中學教育。 根據薛媽媽的早年回憶,「我的父親教育兒女,都是以聖經的真理為本,禮拜日全家人都會上教堂作禮拜。慈祥的母親是牧師之女,不但教養兒女,也是父親行醫時的得力助手。」在薛媽媽的記憶中,不曾看過

八里左岸——八里靈糧福音中心緣起

最後一班渡船從淡水碼頭緩緩地駛出,告別了繁華耀眼的都市霓虹,航向對岸幽冥之中。「到了夜晚,當遊客離開之後,八里左岸是一片的黑暗⋯⋯。」謝明宏牧師夫婦坐在八里的岸邊,看著對岸淡水,再遠望竹圍,對岸的十字架閃耀著紅色的亮光。謝牧師說:「921地震時,這十字架的亮光就如同黑暗中的明燈。」  胡毅牧師說:「2015年6月27日,八仙樂園塵爆事件,許多人看到對岸十字架亮光,大家都朝那個方向求救,許多患者都送到了馬偕,馬偕後來救治了許多人。」  「今天教會在淡水、竹圍都有福音中心,但回過頭來看,為什麼左岸這邊這麼黑暗⋯⋯?」謝牧師轉身面向觀音山,他有感而發:「原來,我們背後還有這麼大的一個黑暗權勢⋯⋯。」  八里的今昔 很多人都去過八里,現在號稱是左岸。左岸,上面有座觀音山,觀音山上面有許多廟宇還有數不盡的墳墓。「近年來大家興起白天去騎腳踏車,去看十三行博物館,其實這些都是近十年的事情。」 八里對面是淡水,隔壁是五股,八里是淡水河的河口,也是跟太平洋交會的海口。兩百多年前,八里是台北地區最早發展的地方,從八里發展到新莊,後來才到了艋舺、大稻成埕。兩百年前這裡就是當時政治跟軍事的中心,但現在整個沒落了。謝牧師表示,人口約三萬七千九百人的八里,交通、生活機能都很不方便,當地人必須去蘆洲買菜,如果生病要到三重找醫生。他語重心長地說:「這裡就如同城市的邊緣,被遺忘的地方。誰來關懷這裡居民心靈的需要?」  築壇與異象的傳遞 看到八里地區百姓的需要,謝明宏牧師夫婦從去年開始每兩個禮拜都會到左岸為當地百姓禱告。從八里回來後,他們開始與福音中心和東西中區同工分享對八里的負擔和異象。不久就有許多人回應這個呼召。竹圍的福音中心王明恩牧師說:「我們為八里禱告了好久,我願意去。」 五股的林育伶傳道也說,他們可以去幫忙家庭的工作。 服事越南新住民的阮氏秋草姊妹,她說那邊好多越南的外配,她們有的在那邊作麵包,她想要去那邊服事這群人。 胡毅牧師說:「我去三樹,才知道三樹地區也有一位弟兄,他在八里住過二十多年。他說,他也願意回去八里服事。 」 林弟兄的工廠 2016年9月8日謝牧師夫婦又帶著弟兄姊妹,重新踏上八里,遇到一位住在媽媽嘴咖啡館後面的林慶智弟兄。林慶智是靈糧堂北區的弟兄,他在這裡有一間工廠,當知道教會有計劃要在八里開拓,他非常的高興。原來

喜樂的母親 快樂的兒女

一位是擁有八個兒女的母親, 一位是四肢癱瘓的女兒, 是什麼力量幫助她們擁有平安喜樂的人生? 在師大分部的校園裡,留著利落短髮的劉媽媽與電動輪椅上的女兒有說有笑,爽朗的笑聲,迴盪在林蔭大道間。一個眼神一抺微笑,母女間深厚的情感表露無遺。 劉媽媽的女兒劉憶年目前就讀師大博士班,她感謝校方為她的女兒準備的一切,讓女兒能在「無障礙」的環境中安心求學。她說:「我女兒進入師大博士班以後,因為會議室在地下室,之前沒有電梯,師大就特別為她增設了無障礙設施。還特別為她準備了宿舍,什麼設備都有,比住在家裡還好,我們滿心感恩。」 「劉憶年兩歲時因感冒發燒併發腦脊髓炎導致四肢癱瘓。因為她的狀況比較特殊,每天照顧不能鬆懈,無論是插管、抽痰,家裡隨時都準備呼吸器、抽痰機、氣墊床⋯⋯。」劉媽媽回憶說:「憶年小時候經常生病,一發燒就要送醫院,進出醫院好像家常便飯。」 辛苦求學路 「我想要出去玩。」在劉憶年成長過程中,這個平凡微小的心願,只能深埋在她年幼小的心靈裡,看著別的小孩自由自在地跑跳玩耍,她從小就知道自己與別人不同。因為四肢癱瘓,劉憶年只能用嘴巴咬筆或按鍵盤寫作業,讀起書來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心力。讀北一女的時候,在課業的壓力下,每天只能睡一兩個小時。早上五點鐘就要起床,趕搭復康巴士去學校(母親每天都要提早為她預約訂位)。 「媽媽,謝謝您。」言語上的感謝是無法表達劉憶年的感恩。讀書求學的過程,媽媽一路陪伴在身旁,所有的辛苦,她全看到眼裡。北一女畢業後,她考上國北教大、師大博士班,她認為沒有母親就沒有今天的她。除了每天的生活照顧之外,最重要的是,母親的信仰與樂觀的態度,幫助她克服心理、身理上的障礙,用喜樂的來迎接每一天。 輪椅VS樓梯 「對不起,我們沒有電梯。」餐廳的服務員說。   有一次同學聚餐,劉憶年到了餐廳才知道沒有任何無障礙設施可以協助她上樓,只好自己默默轉身回家。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,有好幾次,看到同學興高采烈地安排郊遊,她心裡明白:「我不可能去的。」雖然了然於心,但心裡還是會難過。有時候甚至會向上帝抱怨:「為什麼他們都可以去,我卻不行?」她也曾懷疑上帝,為什麼要讓她承受這種不公平的待遇? 但當她有一天讀到約翰福音九章一至三節:「門徒問耶穌說,拉比,這人生來是瞎眼的,是誰犯了罪?是這人呢?

專訪肯亞宣教士詹姆士和錢韻中牧師夫婦

「你為什麼會在這裡?你的爸爸媽媽呢?」 走在堆滿垃圾以及污水的巷道,錢韻中牧師小心地蹲在小孩身旁。 「我爸媽去工作了。」小孩的清澈眼睛,在黑色的皮膚相襯下,顯得分外明亮。 「你吃過飯了嗎?」小孩搖搖頭。錢韻中牧師拿出袋子裡僅有的麵包,分給小孩,附近幾個小孩馬上跑過來爭食。 肯亞Makuru貧民區,距首都奈洛比15公里,是肯亞第二大,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貧民窟之一, 有五十萬人口擠在這裡 。這些孩子的父母為了討生活出外打零工,家裡的孩子就沒有人照顧。一直等到晚上下了工回來,拿到工錢才有飯吃,全家人一天可能就只吃那一餐。 鐵皮屋校舍 「讓他們來教會吧。」 錢韻中牧師是台北靈糧堂的宣教士,25年前回應上帝的呼召到肯亞宣教。1993年與同為宣教士的詹姆士牧師結緍,多年來他們一直在肯亞Makuru服務貧民區的孩子。 錢韻中說,會辦學校完全不在他們的計劃之中。剛開始只是在教會主日學之後,收留25個孩子,教導這些孩子識字。一年之後,這些孩子本來應該到其他學校升學,家長卻要求說:「我們沒有其他學校可以送,請你繼續收留他們一年吧。」 「我們沒有錢,沒有教科書,也沒有錢付給老師⋯⋯。」錢韻中試著向家長解釋。但這些家長還是苦苦哀求,因為他們真的沒有辦法照顧這些孩子。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,沒有人想丟下這些孩子任他們在街頭自生自滅。為了讓這些孩子有教室可以上課,錢韻中將自己的積蓄拿出來,蓋了早期的鐵皮屋校舍,這就是最早的恩慈學校。 有一次某機構的醫療隊來到肯亞,該機構看了恩慈學校後,說他們有一個「餵養孩子」的計劃,他們決定提供經費供應這裡孩子的餐食。詹姆士和錢韻中夫婦有了這筆經費,他們開著一台小車,花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到鄉下,用在奈洛比十分之一的價錢,把一大袋一大袋的玉米和豆子載回Makuru,雖然只是簡單豆子玉米餐,但至少能固定供應這裡學生每天的午餐,讓孩子們都能吃飽。 回教徒媽媽的羊 「可不可以讓我的孩子也來這裡上學?」有一次在週四查經班聚會,四位索馬利亞媽媽(回教徒)坐在最後面一排。聚會結束後,她們上前來找詹姆士牧師談話。原來她們希望把孩子送來這裡讀書。 「我們的學校是基督教學校,如果願意讓孩子來,必須接受聖經的教導。」詹姆士說。 這群回民媽媽欣然同意了。錢韻中回憶說:「對回民來講,讓孩子接觸基督教是很不容易的事。現在這